bob综合下注平台教育专业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积累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标杆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和新型大学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先后2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教学经费充足,教学仪器设备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2.81 亿元;建有为教育硕士服务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心、5 个微格教学实验室、专用案例讨论室等实践实训场所。学校、学院将在实验室建设、专业案例库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先后投入 500万元左右,用于教学、研究和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地处省会城市,区域优势明显,教育资源丰富且需求量大,与德国合作的实践经验丰富,构建了良好国际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和教育科研院所力量,积极开展与教育行政部门、合肥市各小学的合作。依托合肥市中德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与德国高:推笠档纳钊牒献,开展师资培训,提升合肥市中职院校教师能力与水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提升及填补应用型高校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空白的需要。本学位点根据相关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通过合作教育、双导师制等培养路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知识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科研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教育专业人才。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互利共赢的合作培养机制,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中的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教育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方案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教育实际,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校内专任教师26人,教育学、心理学专任教师10人(教授3人),三个领域专任教师16人(教授11人、博士9人)。近5年专任教师科研立项人均3.2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人均1.3项),人均经费5.2万元,人均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5.3篇(部),获专利授权3项。行业教师10人(皆具有高级职称),主持项目达人均1.6项。采取“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教育理论导师(大学教授或副教授),一名教育实践导师(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一线优秀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对其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进行全面规划。以能力系统化培养为核心,建立理论课程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以理论为基。允导枷,以项目为纽带,校企共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体系。
本专硕学制为 2 年,采取“三段式”培养。课程设计除理论与实验教学之外,突出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实践及项目学习等),毕业论文结合实践、真题真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奖学金和科研成果奖励等;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学校成立教育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案例库开发中心、实践基地管理中心,突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研究生处指导下,相关院部配备相应的管理队伍,协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要。